半杯清茶社

巡天遥看一千河 -- 跟随李杰信博士探寻宇宙起源


李博士演讲神情

以我2012年12月15日以前的认知,宇宙应该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可是李杰信博士的演讲颠覆了我的直觉。

尽管我早就知道李杰信是美国航天局NASA总部的太空任务科学家,是航天研究领域少见的华人翘楚,但博学广记的好友迎宪兄告诉我,老李还是一个科普作家,其科普著作是他读过的中文科普作品中最优秀的,"之一"都可以省去。虽然无缘读到李博士的著作,但半杯清茶社的12月讲座,近水楼台,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半杯能请到集科学家和作家于一身、在美国和两岸三地都享有盛名的李杰信博士,除了占了华府地利,也与老李虚怀若谷平易近人的人品分不开。李博士的名气本身,就为12月15日的讲座吸引了众多和我一样好奇的听众。

介绍李博士的主持人轻鸣不愧为桂冠诗人,他的开场白别开生面。他向听众展示了梵高的名画《星夜》(The Starry Night),并引用了美国19世纪诗人爱伦.坡( Edgar Allan Poe)的一句话,人类对天国之美的追求是"飞蛾对星星的向往",为我们 在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这样看似不相干的学科间,找到了和谐和共鸣。另一位引言人吕大渝女士是李杰信博士的夫人。对于大陆听众来说,吕大渝的名字如雷贯耳,比李博士还要熟悉。新中国第一代电视主播和她儿时主演的电影,在大陆家喻户晓,即使是年轻一代,也没人不熟悉那首《让我们荡起双桨》的电影插曲和少儿大渝荡桨的画面。

大渝女士借用幻灯片,介绍了李杰信博士的履历、科研工作和科普著作。在紧张的科研之余,李博士为青少年科普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科普工作主要是激发青少年的好奇与热情,而青少年正是科学研究的未来和希望。梁启超说:少年强,则中国强。早在80年代,李杰信博士就曾组织了两届《中国青少年航天飞机科学实验活动》,并多次穿梭于两岸,举办了50多场科普讲座。迄今为止,李杰信博士已在两岸三地出版了五本有关航天的科普著作,分别是:《追寻蓝色星球》(1999),《我们是火星人?》(2000),《生命的起始点》(2005),《别让地球再挨撞》(2006),《天外天》(2011)。他的新书《宇宙起源》明年将在台湾首发。李博士的著作等身,好评如潮,令人叹为观止。

由于时间有限,李杰信博士选择了"宇宙起源"作为本次演讲的主题,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给我们这些宇宙盲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启蒙课。

人类自有文明起,就没有间断过"我们从哪里来"的发问。而探索我们所在的宇宙从何而来的真正的科学研究,则始于牛顿在1687年发现万有引力。然而,从牛顿直至爱因斯坦,都没能科学地回答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星球间为何还能保持相对静止的状况。直至上世纪30年代,哈勃发现宇宙是膨胀的,再随着量子力学和高能物理的兴起,人们对宇宙的起源有了新的认识,宇宙大霹雳(大爆炸)理论应运而生。按照大霹雳理论,我们所在的宇宙起源于137亿年前的大爆炸,由微乎其微的一小丁点膨胀到今天930亿光年大小的宇宙。宇宙起始之日,是一个没有昨天的一天。这一理论在其后几十年间,得到充实与发展。但大霹雳理论的实证,却是源于1965年一次不相干的卫星信号接收,侦听到宇宙大霹雳后残留的电磁波背景辐射。

时间有起始点,宇宙没有前世,只有今生,已经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而宇宙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更是让我们这些此前只知无限不信有限的听众震惊。好在李博士旁征博引,大量使用浅显的生活实例比如宇宙微弱的电磁微波有如静静的日月潭水面、微波超均匀部份有如台北高耸的 101大楼, 来诠释深奥的天文理论。他用光滑的桌球在放大后才能看到的凹凸不平,来解释看起来匀称的宇宙的不均匀性,进而解释了生命的存在对宇宙凝聚的要求。


半杯清茶社演讲会现场

李博士还介绍了宇宙的三种能量的研究进展。我们已知的物质,如元素周期表所列的元素,在宇宙能量中只占4%,其余约22%为暗物质,74%是所谓暗能量。

李博士演讲的内容丰富多彩,无法用一篇短文来概括。有兴趣的读者,可从半杯清茶社的网页欣赏李博士为这次演讲制作的幻灯片以及本次讲座的录音。链接:tea4soul.org。 华府知名网站《聚焦华人》专门为这次演讲录像,可从以下链接观看http://www.vahuaren.com/avhuaren/avhome.jsp

戴维斯图书馆的会议厅里当日座无虚席,来自两岸三地的听众出席了这场期盼已久的讲座。他们中不乏成就非凡的科学家,也有众多文人雅士。他们所提出的问题,有宗教的,比如大千世界、上帝有无;有专业的,诸如上帝粒子、其它起源说,观点往往出人意外的尖锐甚至对立。李博士胸有成竹,化"险"为夷,释疑解惑。小小的会议室和短短的两小时,容不下我们对天空奥秘的重重疑问。李博士的诙谐幽默,给原本主题严肃的讲座,带来了阵阵欢声笑语,盎然意趣。我想,所有聆听过李博士这场精彩讲座的听众,都会有所斩获。

走出图书馆的时候,天色已暗。仰望熟悉又陌生的星空,我仍然感到迷茫。虽然仍不能理解一个看起来立体的宇宙,如何又是一个平直的几何形体?但对于宇宙,我有了新的认知和了解。我想,人类的生命与广袤无垠的宇宙相比,是那么的渺小无助,但又迸发着无限的生机。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永远不会停步。

(文 大勺 图 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