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杯清茶社

半杯清茶汇书友,一叶方舟渡众贤--匹兹堡纪行


Cathedral of Learning 中国教室

作为华府“半杯清茶社”公众号的忠实粉丝,兼一天得读两页闲书才能入睡的“书虫”,今年春天在老社长强力和陈丽川的介绍下,我有幸加入了半杯。更加幸运的是,一加入,福利就来了,遇上半杯每年组织一或两次会员们远足华盛顿DC周边历史名城的传统活动。半杯才子何华与太太谢娟辉曾在匹兹堡学习生活数年,半杯元老刘嫄老师对匹兹堡的博物馆也非常了解,在他们与璐明会长及资深会员晓榕的精心策划和组织下,今年的远足就选择了4小时车程的匹兹堡。6月2日至4日,随着众仙一道,“远足”匹兹堡,体验“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匹兹堡位于宾夕法尼亚州西南部,坐落在阿勒格尼河(Allegheny River)与莫农加希拉河(Monongahela River)汇合成俄亥俄河(Ohio River)的河口,三河交汇的优越地理位置为城市发展带来了天然便捷的水陆运输条件;匹兹堡在美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发生于1754-1763年间的法印战争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而匹兹堡是法印战争的主战场之一,匹兹堡(Pittsburgh) 即是以当时战胜国—英国之首相William Pitt(皮特)而命名。匹兹堡曾是美国著名的钢铁工业和玻璃工业中心,有着“世界钢都”和“玻璃之都”的美誉。随着80年代钢铁等传统工业地位的下降,匹兹堡成功地转型为医药和计算机中心。

我们入住的Wyndham酒店位于Oakland大学城,这里是匹兹堡大学和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所在地。匹兹堡市的繁华地段主要由两大块组成,一个是市中心(downtown),一个就是Oakland大学城,之间的距离约5公里。从我们所住的酒店出发,步行十几分钟,能到达卡耐基自然艺术博物馆,匹兹堡大学Cathedral of Learning,卡耐基梅隆大学的主校区,匹兹堡植物园(Bontanic Gardens of Pittsburgh)等,非常方便。

行程的第一天是周五,因为到达的时间不一,大家自由行。我和先生下班后才出发,一路上看到先到诸仙晒出的照片,卡耐基梅隆校园里的雕塑“Walking to the Sky”,茅以升雕像,自然和艺术博物馆的“恐龙”巨照,植物园的斑斓花草,身在途中,心已往之。

第二天一大早,先生和我就起床,赶在集体活动前,匆匆补上头天的酒店周边游。漫步在Oakland街道上,大学城里很安静,因为学生们都已放假,偶尔有车开过,也是倏忽不见踪影。走着走着就到了卡耐基自然和艺术博物馆前。朝阳撒在博物馆和音乐厅前的伽利略,米开朗基罗,莎士比亚及巴赫的雕像上,在他们脸上镀上一道道金光。光影中,他们仿佛穿过时空隧道,平静地向我们叙述着他们时代的辉煌。晨光中高耸的Cathedral of Learning格外壮观瑰丽。

行程的第一个集体活动便是在匹兹堡大学跨文化交流项目/国际研究中心主任Michael 的导览下,参观Cathedral of Learning(中文译“学习大教堂”)。匹兹堡大学建立于1787年,这一年美国宪法诞生。与宪法同龄的匹大,积极倡导亚伯拉罕林肯的“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的执政(校)理念。 1921年,学校为解决教室紧缺,接受捐款修建“Cathedral of Learning” 高层教学楼,当年很多捐献十分钱买了一块砖头的小学生的名字至今仍刻在大楼里;这座大楼高163米,主要以石灰岩为材料建筑而成,是目前全球第二高的教学楼,仅次于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大学的中央主楼。步入教学楼,便是大厅,由哥特式树柱撑起的拱顶足有四层楼高,大气磅礴。建筑的一层和三层有数十间按照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不同风格装修的教室(Nationality Rooms),反映各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教室由匹兹堡移民们自筹经费,按照匹兹堡大学成立前各自祖籍国的风格,自行设计,自行装修,充分体现了修建者们对祖籍国的独特传统和文化的诠释。这种风范的教室在世界各大学中可谓绝无仅有。这些教室至今仍在使用。我们依次坐在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波兰、德国、立陶宛、中国、奥地利、韩国,菲律宾教室里,认真聆听Michael讲解每间教室的历史沿革。霎那间,大家都感觉重回了大学时代。其中大家最感兴趣的还是“中国”教室。“中国”教室建于20世纪30年代,大部分由当时的国民政府资助完成。最令人瞩目的是教室后墙上“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画像,以及刻在花梨木椅子上代表各个学科的汉字及椅子底的英文翻译;老师的椅子则刻着“循循善诱”四个大字,凸显中华文化的教育理念。根据筹钱的进度和款项的多少,当年教室装修时间有长有短,装饰也有简有奢,但大部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将自己祖籍国或民族引为自豪的文化符号,对世界科技和文化进步做出了贡献的杰出代表的名字刻在教室里。尊重每一个民族的个性,让文明在传承中相互融合、补充和完善,这大概就是Nationality Rooms给我们的启示,这也是由移民组成的美国的活力源泉。

从Cathedral of Learning 出来,我们的下一站是Downtown的Point State Park。Point State Park是匹兹堡最美丽的公园,也是Fort Pitt Museum的所在地;Fort Pitt Museum围绕着法印战争,记录了最早期的匹兹堡建城历史(1758年)。才5公里的路程,我和先生决定用脚丈量走过去。每到一个城市,只要时间允许,我们都喜欢徒步在街街巷巷里,用心感受每个地方的不同味道。没想到同行的许之微老师夫妇比我们更执着于此。于是,四个人烈日下暴走一小时,一路欢声笑语,从Oakland一路穿街过巷走到Downtown。

沿途建筑其实很多,依稀可见当年的繁荣。而今,一些房屋破旧了,甚至被摒弃;有120年历史的Schwartz Super Market还开着门,不过门可罗雀;一群青年男女无所事事在路上嘻戏,伴着有浓浓的大麻味道传来;或许阳光正烈,一路几乎没有什么别的行人。

直到PGG Place那具有特色的玻璃建筑迎面扑来,城中的热闹才逐渐显现,旁边的Market Squre正有一个Art Festival,但艺术展位并不多。我们匆匆看过,找个快餐店吃完中饭,就朝着与大部队碰面的Point State Park的喷泉奔去。

正午的公园游人不是很多,我们大队人马给公园增添了生机。参观Fort Pitt Museum(匹兹堡港博物馆)的人更少,但义工导览的讲解非常有激情,她将匹兹堡的市旗颜色“黑金”穿在身上,并告诉大家这个颜色来源于William Pitt的家徽。有趣的是, Pittsburgh(匹兹堡)得名来自老皮特(William Pitt the Elder),还特意加了个h,但读音却是德语。博物馆用大量的图片和模型展示了印第安人的生活,以及法印战争中英国殖民者和法国殖民者与当地印第安人分分合合在此惨烈厮杀的场景;每一幅照片就是一段有血有肉的历史。博物馆最吸睛的节目是模拟真枪实弹的加农炮演示。六位男士身着英国同盟军的服装,训练有素地为大家表演列队接受指令,就位,上膛,开炮,复位的全过程,再现了近三百年前战场上的硝烟。只不过比起旧日的惨烈,这种演示礼仪感多过战争感。匹兹堡有为数众多的苏格兰裔。博物馆特别安排了一位12岁男孩为大家表演苏格兰鼓。孩子传统的服装加上熟练的鼓点,是战前动员?拟或战后庆祝?历史在穿越。最有意思的是博物馆前印第安人架着陶锅生着柴火煮豆子,再现数百年前原住民的生活起居,是不是也提醒着游人们他们曾是这里的唯一主人?历史是什么?也许就是一个一个偶然碰撞成就一个一个必然。如果东亚人没有跨越北极冰川,就不会有印第安土著;如果没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就不会有过去的法国英国殖民地及现今的美利坚合众国,美洲仍是印第安人的天下?当然没有哥伦布,也会有别的人来到美洲这块肥沃的土地。印第安人面对强敌的征伐是逃不掉的宿命。

参观完博物馆,按下来便是乘坐缆车(incline)登华盛顿山(Mont Washington),俯瞰三水环城的匹兹堡城市风光。站在山顶,看三河交汇,匹兹堡犹如一艘军舰,乘风破浪,气势恢弘;又恰似一叶方舟,普度众生;三河之上,桥梁如彩带,似长虹,一座接一座,煞是壮观!据说匹兹堡一共有441座桥,因此又被称为美国的“桥梁之都”。当夜幕降临,远眺华灯初上的匹兹堡,座座桥梁如珍珠,串起一幅美不胜收的人间仙境。

华盛顿山的缆车其实代表的是一段移民史。1870年前后来自德国和东欧的移民来到匹兹堡南面的华盛顿山(当时叫煤山,Coal Mountain)采煤和炼钢,为解决交通和居住问题,便借用祖籍国的居住经验,建造了山缆,最多时匹兹堡曾拥有20多条山缆,后来大部分不是被关闭就是被拆除,如今只剩下摩农盖拉(MON INCLINE)和杜肯山缆(DUQUESNE INCLINE)还在运营。缆车的兴盛和衰亡,代表的也是匹兹堡钢铁和煤炭等重工业的往昔和现状。当我们坐着缆车上下山时,只能感慨:“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下山后,我们顺路看了看Station Square的炼钢炉,据说它们“退役”后被安置在这里,让匹城人永远不要忘记昔日的辉煌。火车经过,筑巢在钢炉上的鸽子,便会雀跃飞起。

晚餐大伙齐聚网红啤酒屋- The Church Brew Works。这是一处由百年老教堂改造的啤酒屋,外表及内饰基本保持原貌,地板、长椅、窗户的彩色玻璃都保持原状。啤酒屋只供应自酿的手工啤酒,全部出自圣坛位置的几个巨型啤酒罐。在这里,大伙兴高采烈为杯友杨朝献上生日祝福。

第三天的活动重头戏是参观安迪 沃霍尔博物馆(Andy Warhol Museum)。安迪 沃霍尔博物馆是北美最大的纪念单一艺术家的博物馆,收藏了安迪 沃霍尔大量的作品。安迪1928年岀生于匹兹堡,是美国波普艺术(Pop Art)的中心人物和开创者之一,也是一名纪录片制作人和摄影师。代表作有Campbell's Soup Cans (1962 painting)、Marilyn Diptych (1962 painting) 、Chelsea Girls (1966 film)等。他的作品“Shot Sage Blue Marilyn” (1964) 2022年以 1.95亿美元拍卖成交,创美国艺术家单幅艺术品拍卖价格最高记录。从早期的商业广告,到后来好莱坞明星的肖像照片再创作,安迪认为艺术应该与金钱挂钩,因此努力把艺术商业化,他也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他经常使用丝网版画技法来重现图像,重复是其作品的重要特色。行走在安迪博物馆,我们好像行走在二十世纪的美国历史里。安迪的一生,从跟随父母移民,经历了美国钢铁等重工业的发展,大萧条后复苏,经济飞速发展,高科技产业初见雏形等,与之伴随的是高度商业化的Pop艺术,好莱坞电影,以及一代人内心的焦虑、恐惧和迷茫。安迪用他的方式表现着这一切,安迪博物馆其实就是二十世纪美国的缩影。年轻的女讲员本人也是艺术家,最近荣获Fulbright(富布莱特)奖学金,明年将去南美洲创作。他们这一代又将用什么样的方式记录二十一世纪的美国和世界呢?

从安迪博物馆出来,与大部队分手,先生和我回到大学城。先走访了卡耐基图书馆,再花半天时间泡在卡耐基艺术博物馆,完满我们的匹兹堡之行。

三天的活动很快就结束了。在历史和现实中穿梭,我们深切感到,匹兹堡历史厚重,人文丰富,有旧日辉煌遗留的璀璨明珠,更有在颓势中寻求突破的城市新貌。“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我们衷心希冀它再铸辉煌!

同行杯友渔樵子趣仿《兰亭序》作半杯春游记,借以结尾:“拜登三年,岁在癸卯,暮春之初,会于匹兹堡三江之汇,玩耍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期待再次同行!


匹兹堡三江汇夜景(刘嫄 摄影)


卡耐基梅隆校园内茅以升塑像,温总理题名


匹兹堡大学的“学习大教堂”










(文: 韦子  摄影: 刘嫄等)

 

半杯清茶社微信公众号ID是:banbeiqingchashe,你可以在微信中搜索加关注;也可以扫描下列二维码加关注。以后你会在第一时间自动得到内容更新。


半杯清茶社二维码